作者:刘立刚 张卓
1995年3月~9月半年间,我们先后收治在外院应用抽吸的自体脂肪注射隆乳后发生严重并发症者7例,引起了我们的密切关注,通过治疗实践总结了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1临床资料
例1 采用自体脂肪注射胸大肌下隆乳后右侧感染,ct检查右乳腺下积液,左侧正常。右乳房皱襞下脓肿,隆出皮肤,周围皮肤红肿,乳房大于左侧。将脓肿切开引流出大量脓汁及液化脂肪,奇臭,总量约250ml。术后应用抗生素,因脓腔引流不畅,再次手术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见脓腔中有分隔。于引流通畅后6天创口愈合。脓汁细菌培养阴性。半年后复查,右侧乳房小于左侧,呈萎缩状,左侧隆乳形态尚好。
例2 应用由髂腰部抽吸的脂肪,行双侧乳房皮下及乳腺组织散在注射隆乳术。1个月后,双侧乳房出现皮下囊肿,继而囊肿的表面皮肤变红,呈炎性反应,终破溃,流出液化脂肪。1个半月后,右侧乳腺内亦形成脓肿,经b超检查证实有多个脓腔,分别切开引流,在各脓腔愈合过程中又相继有新的皮下脓肿破溃。脓汁培养为滕黄微球菌,药敏试验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以灭滴灵、丁胺卡那霉素、生理盐水混合溶液局部湿敷控制感染,引流后,破溃创口方缓慢愈合。右侧乳房明显萎缩。
例3应用自体脂肪乳腺内注入隆乳后,右乳内下方破溃形成窦道,反复有液化脂肪流出。经局部换药引流,窦道仍经久不愈,后经清创缝合方告愈合。分泌物培养无细菌生长。
例4 自体脂肪乳房内注射隆乳后5天,双侧发生急性乳腺炎,胀痛,触、压痛明显,并伴有低热,血像高。双乳肿胀,检查皮肤有散在红斑及少量瘀血斑。在右乳外侧深部触诊有囊性感,穿刺抽出血性液体约1ml,普通及厌氧培养均阴性。经以先锋霉素、灭滴灵静脉滴注,10天后炎症消退,但双乳内仍可触及多发散在结节。术后3个月随访,双乳内仍可触及少量结节,个别有压痛,患者诉双乳体积几乎与注射前相同。
例5 自体脂肪注射乳房内隆乳后20天,双乳红肿,伴高热,血像高等全身中毒症状,经应用大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减轻,但双侧乳房内有脓肿形成,经穿刺证实,于切开引流后,又有新的脓肿形成,继续切开引流应用抗生素治愈。双乳内后遗多个结节,经3个月随访情况稳定。
例6 乳房内注脂隆乳后10天,双乳肿痛,但脂肪内无囊性包块,呈多发性散在结节,有触压痛。治疗经过同例4,但未做穿刺细菌培养。术后4个月随访,双乳内仍有散在硬节。
例7 隆乳方法及发病过程同例5,但治疗采用多处切开引流,排出液化坏死脂肪,颗粒脂肪,个别切口引流出脓性液体,普通培养有乳酸杆菌,厌氧培养阴性。
2资料分析
本组7例中除1例采用胸大肌下注射外,其余均为乳房内或皮下注射脂肪隆乳。每例注射脂肪量在200~350ml。胸大肌下的1例,其感染灶亦在乳腺下形成脓肿,因此推想乳腺组织抗感染能力较胸大肌弱。皮下注射后易形成皮下脂肪囊肿,导致皮肤破溃,多点注射则多处破溃,愈合后形成多发皮下结节。
乳腺组织内注射,可以诱发乳腺炎,如不及早治疗,有发展成乳腺脓肿的后果。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反复冲洗,待液化脂肪流尽后方可治愈。对多发散在性小脓肿治疗比较困难,脓肿可在不同时期形成,因此病情反复发作,治疗时日延长,并将在乳房内后遗持久不消的结节。若能及早治疗,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辅以局部物理治疗,可望控制乳腺脓肿的形成。
本组6例采取脓汁或液化脂肪做细菌培养(3例行厌氧培养,厌养培养结果均阴性)有乳酸杆菌和滕黄微球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条件下无致病性[1],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低下,及在脂肪组织坏死灶中才易生长繁殖。两菌的药物敏感实验证实:对头孢菌素类,广谱青霉,青霉素类,大环内脂类及庆大霉素均为耐药,而对氨基糖甙类中的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类、万古霉素敏感。说明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均有耐药性,敏感试验对临床预防和治疗脂肪移植后并发感染有指导用药意义。并发乳房脓肿后将导致乳房萎缩,并后遗多处切开引流瘢痕,并发乳腺炎及窦道形成长期不愈,较终乳房体积缩小,达不到隆乳效果。
3讨论
应用抽吸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法源于80年代后期[2~4],具有取材容易、价廉、操做简易等优点。但因并发症较多,不久即有作者提出反对意见[5,6],其所持理由是注射的脂肪坏死、钙化后妨碍乳腺的物理检查。90年代又有学者提出,注射脂肪液化所形成的囊肿亦可干扰乳腺肿瘤的诊断,并建议不可应用[7]。
深圳特区的个体美容诊所较多,为追求经济效益,已较多开展这种成本低廉的隆乳术,但方法不当及手术室条件差,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由于临床处理能力低,乃病情严重方转入医院,治疗难度增加,治愈时间延长并造成预后不良。
脂肪注射的早期并发症有:急性乳腺炎、乳房脓肿,皮肤破溃及窦道形成等。晚期并发症有乳房内结节。并发症的防治应从探索注射脂肪的层次和注入限量为重点。当然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及良好的手术环境是一切手术的基础,不容有丝毫忽视。如无力处置,须及时转院,谋求早期诊断治疗,不可为了避免有损于声誉,遮遮掩掩,以致延误治疗时机,造成如本组7例之恶果。
参 考 文 献
1 李仲兴,郑家齐,李家宏主编.临床细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05.
2 bircoll m.cosmetic breast augmentation utilizing autologous fat and liposuction techniques.plast reconstr surg,1987,79:267-271.
3 bircoll m,novack bh.autologous fat transplantation employing liposuction techniques.ann plast surg,1987,18:327-329.
4 fox b s.autologous fat injection and breast augmentation.med j aust,1988,149:284.
5 hartrarnpf cr.autologous fat from liposuction for breast augmentation. plast reconstr surg,1987,80:646.
6 ousterhout dk.breast augmentation by autologous fat injection. plast reconstr surg,1987,80:868-869.
7 vizcaino jm.complications of autografting fat obtained by liposuction. plast reconstr surg,1990,85:638-639.
【编后】纵观上述7例,注射部位层次比较明确,但注入的脂肪组织量由于没有原始记录则难以查考。据悉,其后又陆续有多人因发生并发症来院治疗。短期间在同一地区有如此之多的病例,其发生率之高可以想见。因此,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法是否可以继续采用是从事美容外科医师所必须深思的问题。就所报告的7例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恐以技术失误,如注入层次和注入量的不当,及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在不符合施行手术的环境下进行为主,前者尤为重要,因抽取脂肪的部位并无感染发生,若以上判断符合逻辑,接近事实,则注射脂肪的钙化及液化、形成囊肿或结节等干扰对乳房肿瘤的诊断等缺点姑且不论,尚不足以完全否定自体脂肪注射的隆乳方法,还须在注入的层次及每次注入的限量上潜心研究总结,较终前景如何,还有待进一步实践,经长期观察总结后作出结论,以上意见是否恰当,仅作为一家之言,期望广大读者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摆事实,讲道理,以期取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