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裂修复治疗主要为恢复正常的吸吮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医生一般应根据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充分考虑唇裂治疗的安全性,按照正常上唇的解剖特点进行设计。唇裂修复手术方法
唇裂修复治疗主要为恢复正常的吸吮功能和上唇的正常形态。医生一般应根据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充分考虑唇裂治疗的安全性,按照正常上唇的解剖特点进行设计。唇裂修复手术方法有很多种,具体的手术方法以个人实际条件而定。但是唇裂修复的时机却是不改变的。
现代唇裂修复方法几乎采用了所有可能采用的各种三角瓣和矩形瓣。例如,B1air—Mirault的三角瓣贴附法(1930年),LeMesurier—Hagedorn的矩形瓣嵌入法(1949年),Tennison的三角瓣嵌入法(1952年),Skoog的双三角瓣嵌入法(1958年)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缺点之一是他们所设计的切口都牺牲了较多的可用或正常组织;其二是在患侧人中的下半部都没有形成人中嵴,因为此处嵌有平坦的三角瓣或矩形瓣之故。为了改正后一缺点,B1air的学生,Brown氏和MeDowell氏(1950年),采用LeMesurier氏本人(1962年)术式,但分别将各手术的三角瓣和矩形瓣的面积缩小。尽管如此,在患侧唇的下部仍然未能形成较好的人中嵴。为此,Millard(1958年)提出旋转——推进法;宋儒耀(1963年)提出鼻底三角瓣修复法。这两种方法由于把在患侧唇下部形成的矩形瓣和三角瓣改在上部,确实可避免患侧人中下半部明显平坦的缺点。但同样缺点又出现于修复后的患侧唇上部。在上唇上部与鼻小柱交接处常有健侧隆起、患侧扁平的情况,外形也很不自然。
另外,这些单侧唇裂修复方法还都尚有两个更为严重的缺点。,经过多次的二期手术修改以后,静止时修复后的患侧唇虽然可能表现得“无缺”,但在饮食、说话和表情等日常功能活动中,整形后的患侧上唇往往出现与健侧不一致的“动态畸形”;第二,患侧唇在术后早期虽然两侧对称,但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有时常出现患侧上唇变长或缩短、某些部位凸起和结构移位等“发育畸形”。
唇裂修复手术时机
唇裂修复时机之年龄篇:
专家指出,早期唇裂治疗,可以尽早恢复上唇的正常功能及外形,还可使疤痕减少到程度,但应依据患儿的健康状况和畸形的程度等综合考虑,一般单侧唇裂整复较适年龄为3-6个月左右,而双侧唇裂由于手术复杂,出血较单侧多,手术时间较长,多在出生在6-12个月进行手术。
唇裂修复时机之季节篇
唇裂治疗季节以春秋两季为宜。因夏天炎热,易使婴儿脱水及创口感染,易使唇裂治疗失败,冬天天气寒冷,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疾病流行,不宜手术,但随着医疗保健设施的改善,这些已不很重要。唇裂治疗时一般采用全身镇痛,在较大的患儿或成人修复时也可考虑用局部麻木。
患儿住院后医师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发现上呼吸道感染,面部显疹,疖肿,皮肤病以及心肺疾患,以及尿、便检查不正常者要暂缓唇裂治疗,待行治疗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手术。如患儿的父母在手术前应特别注意患儿的面部和口腔清洁和全身的健康。在手术前3日应用汤匙或滴管喂饲流汁或母乳,以使患儿手术后可能吸吮时适应这种进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