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包皮过长的患者才需要做包皮环切手术。不过,很多医学专家认为这应当成为一种常规性例行手术。
该手术在西部非洲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中东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在这两个地区目前都属于常规例行。
在美国、加拿大,环切作为医疗的一部分出现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到1970年,约40%的加拿大人和80%的美国人在出生后不久即行环切。
1971年,因缺乏环切有利于健康的证据,美国儿科学会开始反对儿常规行环切术。到80年代中期,环切率减少到60%。
1989年,新的证据表明,不行环切与多种危害健康的因素有关,因此美国儿科学会改变了其立场而转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于是有些证据表明环切率在美国再次上升(例如,1990年,在军队医院出生的婴儿中80%以上接受环切)。
目前,全世界大约25%的男性接受了环切,大多数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中东和亚洲穆斯林人口,和非洲的大部分。
大量的证据表明环切对于HIV感染,阴茎癌,尿路感染和溃疡性STD有保护作用。尽管我们几乎找不到科学的证据说明环切会对性、心理、和情感上的健康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但与环切相关的手术风险是存在的。对于某一群体,是否应建议男性施行环切,要在评价与包皮相关的疾病的发生和危险性及环切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后再决定。从目前可靠的信息来看,应对男性环切的效用和好处作进一步的分析。尽管对于为了降低感染上述任何某一种疾病而建议环切的观点可能尚有争议,但是,如果考虑到可以降低这些疾病的共同危险性,则应强迫性执行环切。
然而,决定是否环切更多是因为社会文化的价值而不是医学知识。但是,人们的喜好可以被健康专门机构提供的信息所改变,随着缺少环切与HIV感染有关的研究的广泛宣传与男性环切专科门诊的开业,男性到医院或门诊要求为自己或为其子行环切的人数正在增加。
但也有观点对环切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主张慎重对待此事,除非必要、或少无害时才应实施这一手术。有人总结了就包皮问题前来进行性咨询的年轻男子的情况,结果发现真正的包茎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包皮过紧,而这些包皮过紧的患者并不存在局部的病理改变,也不是非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不可,所以手术就并非必要了。现在认为包皮环切术的指征应该是真性包茎和龟头或包皮反复感染者。而当前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禁忌证包括:包皮过紧伴发性功能障碍,因恐惧情绪造成的“包皮过紧“。
如果病人的问题(包皮过紧)是由严重的心理抑制(如阉割焦虑)所引起,那么就不要做包皮环切术。有些人勉强接受了手术,但事后发现它并未使他们的回避行为得到改善。医生应该认识到病人的某些心理抑制会以躯体症状的方式表达出来,但临床医生往往对躯体症状后面潜伏的心理危机缺乏认识和思想准备,他们只看到外科医生在处理包皮这类问题时的立竿见影的作用,却没有充分判断手术的利与弊。
韩式包皮换切手术,无痛微创,效果好,愈合快,不影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