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受到韩国“端午申遗”的刺激,抑或得到启发,近来中国对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申报步伐明显加快。有消息说,端午,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都已纳入申遗计划,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遗产保护大国。
理由是,中华文明有近三千年没有中断的历史,每个时期都有许多不可复制的东西,特别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民族节日,若被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说明中国的“软实力”在增强,也意味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世界公认。
其实,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历来不认真,无论是在艺术作品还是学术层次,对史实都随便戏说,一旦看到外国人演绎自己的历史,就顿生受辱感,即使人家有效传承也会被视为“文化盗贼”。4年前,当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后,一些中国人的表现令人汗颜。而事实证明,韩国的“端午祭”非但没有阻碍中国的“端午节”申遗,反而促进了中国人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
从韩国保护端午习俗来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无排他性。就端午祭而言,虽传承了中国端午节的核心内涵,但经过上千年的流变,从形式到内容已基本褪掉中国元素,的相同点只是时间重合。
可见,一些中国人曾经的担心实属多余,因为非物质遗产区别于自然遗产的独有性,不仅可为多个和民族所共享,也可由多个共同申报。较近中国和蒙古国共同申报的“蒙古长调”就是一例。
有人认为,中国人在“端午祭”申遗上的心态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原因是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中华农耕文明的波及力度正相对减小,国力的衰退导致心理负荷加重,敏感于外来文化冲击实际上是一种本能的防卫意识。
从历史角度分析,造成近代中国落后并非单纯的文化心理问题,而是和长期的专制统治有必然联系。社会上层对思想的禁锢,使文化创新能力下降,人们对新知的渴求除了引进就是模仿,要么就只能陶醉在古文明中自我安慰,这才是近代中国文化式微的根本原因。
由于鲜有创新,所以对相关文化问题十分在意。近年来,于丹等学者大红大紫,各地历史名人之争,都是这一心态的派生品。具体到端午节同样如此,少在《史记》、《吕氏春秋》、《礼记》等典籍中,端午和屈原没有任何关系。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源于古代越人的习俗,时间远早于屈原、伍子胥所处年代。而屈原之所以能与端午并论,是后人把他当作了“楚辞”的符号而纪念,忠臣不得志抑郁而死,后人把他的祭日选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个“恶月恶日”,或是为了更有强烈的对比色彩。
一个民族对世界文明贡献的大小,在于思想和技术领域被人因袭和模仿了多少,如没有佛教和奥林匹克运动传遍,印度和希腊就不能称为文明古国,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如今孔子学院遍及世界。
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也许正是当年中国人的自敬,才使中华文明覆盖东亚,恰如今天的韩、日汽车之于中国,能得以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说到底是文化强势的象征。中国的端午节申遗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人能否从中悟出另一层深意——短短几十年,韩国文化何以能在一个文明古国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