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前突畸形是一种严重的颌面骨骼畸形,临床较常见,常见的有三种形态:前突颏、下突颏和前下突颏。仅用单纯的正畸治疗难以矫正。对成年患者,的治疗途径为口腔正畸与颌面外科的联合矫治。
发病因素有遗传、创伤和疾病。多与遗传有关,有的在幼年时显现,有的则在生长发育期出现。创伤特别是青少年时期颏部创伤导致的髁状突间接损伤可造成。严重的下颌前突畸形患者,多伴有牙颌畸形。也有少部分由于颈部烧伤后疤痕孪缩,肢端肥大症等造成。
下颌前突畸形,是较常见的一种咬合畸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与上颌骨前突并存,但可有开颌现象。一种是颌骨体或外支发育异常所致。表现为颏部明显前突,反颌可伴有咀嚼障碍。
1、术前正畸治疗:患者术前正畸治疗的时间较少为2个月,较多24个月,平均9.1个月。
2、正颌外科手术:术前正畸结束后,患者转颌面外科。通过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外科,对患者进行手术方案设计。
下颌前突畸形的矫正是牙颌面畸形矫正历史较久的颌面部手术。目前较常采用的是口内入路的下颌升支垂直或斜形截骨术、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1)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拍摄头颅正侧位x线片,制备咬合记存石膏模型。术前正颌外科与正畸科共同进行外科正畸的测量、分析,制定手术和术后正畸方案,预测和模拟手术。下颌后退程度主要依据x线头影测量上、下颌骨位置的关系确定,同时考虑术后形成的覆盖在正畸能够矫正的范围之内。完成模型外科后,正畸科根据手术设计在术前为患者粘贴固定矫治器。选用带钩的方丝托槽,弓丝采用o.014~0.016英寸的ni-ti圆丝或澳丝。于术前1天粘贴固定矫治器。依患者牙齿的整齐稗度对托槽进行完全结扎或部分结扎。
2) 正颌手术:常规鼻插管全身镇痛,采取口腔前庭沟切口完成经典的obwegeser-dal pont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依患者的畸形程度和类型后退下颌骨,伴偏颌者后退同时旋转下颌骨。安放定位(牙合)板,完成临时颌问结扎,以上颌骨为标准确定下颌骨新何置,采用小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下颌骨,缝合切口。术后应用止血药物3天,抗生素5天。
3、术中固定唇弓:手术后行板及唇弓固定。
4、术后正畸治疗:术后正畸主要关闭上下牙列在手术中残留的间隙,通过垂直牵引消除因手术造成的后部牙弓小开,以调整上下牙列咬合关系。在唇弓上弯制各种小的补偿曲,配合不同的颌间、颌内或垂直橡皮弹力牵引,对牙齿进行精细调整。保持尖牙和磨牙为i类咬合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下牙列排列整齐。术后正畸的时间较少为2个月,较多15个月,平均7.6个月。于正颌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颌间牵引。术后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开,有的严重开牙合、偏(牙合),有的表现出上颌前移或下颌后退不足、前牙覆盖过小,或过度、前牙覆盖过大。根据出现的畸形情况,用3m橡皮圈进行弹性颌问牵引。覆盖适中的采用垂直牵引,覆盖过小的采用angle ⅲ类牵引,覆盖过大的采用angle ⅱ类牵引,偏牙合者接受斜行牵引。依咬合关系的改善情况随时调整牵引的方向及牵引力的大小。由于本组患者均未进行术前正畸,牙齿排列不齐,此时一并进行调整,并依据调整排齐的进度尽早更换较粗、硬度较大的弓丝。术后近期复诊采用较短周期,根据牙齿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患者的感觉反应调整矫治力,一周2次两周1次,逐渐加长调整间隔,直四周1次。目的在于随时调整矫治器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防止牵引力量过大牙齿松动、过度伸长,或力量过小矫正过缓,或方向偏斜导致新的畸形。并指导患者清洁口腔,避免牙龈炎症、牙齿松动影响术后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