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众多的“我”逐渐淡化在人群中。我们祈望淡泊的心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来熄灭令人心烦意乱的浮躁并拂去心尖的尘埃。心灵需要追溯,需要回归……
——摘自一位心理咨询师的笔记
在“百度”上输入“常州、心理咨询师”,搜索结果是48500个条目;在本地各类媒体广告上,相关“心理咨询“和”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的广告让人目不暇接。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在常州正逐渐火热起来。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并重视自身或亲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钮维萍,武进横山桥中学的高三老师。近年来,她一直在尝试着把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中。她接手的一个所谓“差班”,在去年高考中,40名学生中,竟然有33位学生进入本科录取线。
现在,钮老师对心理教育这个课题充满了兴趣,每周都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相关系统学习。她觉得,“关爱生命这个主题,正由关注生物、生理的层面逐渐转入到心灵的、精神的层面”。
渐热
“其实,‘心理咨询’就是给心灵做‘美容、护理’”,本市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
近些年,关爱生命这个话题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的愉悦。
而人们这种对心灵的关注推动了心理咨询行业的迅速发展。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项目正式启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队伍随之迅速壮大。
有人认为,眼下,人们的职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在重压之下心态失衡,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据此预测,心理咨询执业资格考试热的趋势,近几年还会继续升温。
目前,常州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机构也逐年增多。参加培训的学员以从事医生、护士、教师、公安等职业的人员偏多。参加培训的目的各不相同,除一些是为了考证求职,有志于在心里咨询行业发展之外,也有为子女教育、自我心理调适、商家管理、教育管理等各种目的。还有一些学员本身尽管学历够不上考证,但本着“必有所用”的心态报名培训,学员年龄在20岁到40多岁的居多。
在我市一家名为“和亿”的咨询培训机构,记者见到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外婆级”学员,她告诉记者,她来学习的目的很简单:“学点东西,别闲着。指不定以后带孙子还用得上。”
“和亿”的培训老师介绍,学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人际交往的问题,关注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