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多少冒牌产品?化妆品也有假吗?有人问我:像你这样的美容专家感觉会更喜欢尝试新的成分和概念的产品,会不会喜欢平价产品?首先我们要来弄明白一件事儿,平价的护肤品有效果吗?答案是肯定的。平价护肤品是否就没有自己的特色吗?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纵观现在热销的平价线护肤品,无论是l’oreal、olay 还是urara,它们背后都有大集团的支撑,从而在技术上给消费者以保证。事实上,大型护肤品集团中的技术共享可以让消费者以不太高的价格享受的技术,例如在防晒产品上l’oreal 与同一集团高档品牌hr,lancome 用的是同一种防晒剂。再例如玻色因这个抗老成分,也从lancome 的金纯系列过渡到了l’oreal 的创世新肌源。宝洁集团也同样把sk-ii的一些概念甚是包装移植到了olay 的身上。
说白了,就是这些新科技或新成分在隔了半年或一年左右,当一个新的概念被大家接受后,并经过市场肯定以后,就被运用在同集团的平价产品中,或是其他护肤品商就会跟进这个成分。其实研究美容产品这么久,我知道研究一个新成分确实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对于大集团来说,当这个成分确实是有效的,那么重新包装后给同集团的其他平价品牌使用,或是同一个成分被不同集团不同档次的品牌使用,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少它让我们的银子流失的速度慢了下来,所以平价产品效果是有的,如果你不是非常求新的人,大不了等一等,新的成分一年后肯定也会普及到大众品牌中,毕竟护肤品不是药品,并没有那么严的技术保护。再说了,此前的顾客使用效果能给平价产品研究以更多的数据。在这点上,大家可以阿q 精神一下,只当是购买高级产品的顾客给平价产品顾客做了小白鼠。
不过正因为上面所说的这种时间差,造成了平价品牌却很少领先使用一个新的成分,所以这就有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美容专家,肯定会身先士卒去试用的成分和科技,然后才向大众去传播。而偏偏这新的成分和科技往往先出现在高端品牌上,于是在大众心里就形成了一个美容专家或美容编辑们更关注那些高端的品牌的印象。其实不然,各类品牌都有各自的定位人群,我同样也会去试用那些平价品牌,推荐给那些荷包不太满的朋友们,只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去说这个平价品牌有什么罢了。
当然,我也又有我不喜欢的“平价”产品,当“山寨”一词红透2008 年后,各行各业都开始流行,化妆品一样也有山寨产品。如果你常去某连锁超市,就能看见疑似国外大牌的护肤品。更有甚者,前阵,日本平价品牌肌研在国内上市后,我立即就在某美资超市看到了近似度达到了95% 的山寨版。
我极度鄙视的就是这类的“平价”产品——山寨护肤品,您可以共用新成分,学习新概念,这并不算丢人的事,就算日本药妆店里的平价产品也会互相借鉴、跟风。但是拜托您好坏有点敬业精神,不要连商标、名字和包装都一起借鉴,这一点我觉得是国产平价产品的弊端。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一部分投机商们借着政府条规的空子来抢钱。因为一个商标的合准期有三年左右,这些投机商并不想着做长远的品牌,借着三年时间,申请一个近似某大牌的商标,大抄特抄,但又合理合法。可惜很多大众消费者却并不知情,不信读者可以留意一些超市里的山寨护肤品,百分百都有人买。投机商赚够了钱,又可以投到另一个热门大牌山寨中,以此为乐。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的山寨礼服事件,她几乎要被网友的口水淹死,归根到底,她作为一个收入百万的明星,居然还去山寨,可换到一个普通女孩身上,这种驳样甚可能被称为聪明,会过日子的表现。仔细想想,我们对于不同品牌的标准,是否也是戴上了有色眼镜,我们心目中的品牌又美又创新,还不想人家卖贵了,却对那些抄到极限的国产美容品抱着非常平和的心态,觉得又便宜又好看,凑合着也能,却不想着它正在没有技术含量地山寨着。并且这种山寨护肤品的蓬勃发展也造成了国产护肤品很难走向世界的的大坑,并不是我上纲上线,确实这些产品只是投机,在包装、内料上能省则省,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粗陋的仿品,没有自己的个性和心思,怎么拿得出,打造得出民族品牌。
所以,并不是我们不关注平价品牌,的平价品牌给了劳苦大众们更便宜而又的选择机会,让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当然,我们欢迎的是金丝燕,而不是黑乌鸦。 (来源: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