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0年,一位印度外科医师介绍了一种利用病人的额部重建外鼻的方法,即印度鼻重建术。以一片树叶勾划出鼻部的大小,从额部切除同样大的组织,在鼻尖部缝合成外鼻形态。”
整形手术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600年的印度,不过整形手术真正为更多人所接受还是因为一战的爆发。海明威在记录他1921-1927年间巴黎生活的回忆录《流动的飨宴》中,这样描绘那些经过了整容的一战老兵:“他们脸上的皮肤锃亮,就像被压平了的滑雪道。”
作为现代医学的整形外科正是诞生于一战。数百万人在残酷的战争中致残,他们需要得到精细的外科治疗。外科医师面对的是:裂开的颅骨、严重的面部灼伤、粉碎的颌骨以及鼻唇部枪伤——创伤的类型和严重性都是前所未见的。当时的英国、法国和德国都成立了专门的医院,由内科、外科和牙科医生一起研究新的外伤治疗手段,而美国尽管在表面上保持中立,但很快就参加了盟军的救护工作。当时《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写道:“美国牙医的技巧无人匹敌,因而在法国受到了极大的尊重。”
一战以后,美容外科的种子在公众头脑中开始发芽。有人称之为“战争的奇妙而突然的后果”,因为当人们知道,如果“士兵的脸被撕裂以后,通过整形外科这一神奇的手术,能产生一个新的面孔从而开始几乎正常的生活”,那么“为什么一位受到岁月煎熬而衰老的妇女的面孔不能恢复年轻呢?”又譬如,如果“一个新鼻子可以使战争老兵获得一份工作并且结婚的话”,那么“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一个新鼻子是否也可以增加其获得工作的机会以及的婚姻呢?”
这场争论持续到二战开始。大家的注意力又转向了如何医治那些受到战争创伤的脸和身体。然而当二战结束,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男人需要进行整形,那么许多女性就被纳入到整形医生的视线里,而许多女性杂志和女性自己,也非常赞同整形手术。而战后以年轻为导向的社会文化,也为整形手术的繁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在那以后几十年,美容外科仍未得到很大发展。直到1960年,美容手术,包括除皱术、隆胸术才得到广泛的认同。随着许多中产阶级的妇女希望通过手术未恢复年轻与容貌,为美容外科带来了新的市场。“战前已形成的美容外科的社会与心理合法性促使人们接受容貌年轻化的改变,许多美国中产阶级的妇女认为:改变自己的容貌比改变传统的文化容易得多。”在20世纪70年代,女权主义者还把整形手术视为父权社会里针对女性的武器。但在1988年,当影星雪儿为了保持身体的线条,取下两根自己的肋骨时,的女权杂志《Ms.》却对此叫好不迭。
在《维纳斯的嫉妒:人类整形的历史》一书中,作者把当前的整形潮流归因于个体对于处在一个拥挤、复杂的世界里所产生的一种无助感。但不管对整形存在着什么样的争议,如果有人愿意付出代价(金钱和痛苦),愿意用明天的痛苦换取今天的快乐,只要这种行为不伤害到他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阻止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