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瘢痕疙瘩修复对比照
瘢痕疙瘩实质上是皮肤上的一种纤维组织肿瘤,主要表现为瘢痕组织内胶原及基质成分大量沉积,病损侵犯周围正常皮肤,且短期内无自愈倾向。
多见于30岁以下的青壮年,色红,坚硬,突出皮肤表面,有时成蟹足状,故又名蟹足肿;其范围超出原损伤范围;其病程长,多持续增大,无自行萎缩倾向;局部痒痛较轻,极少有过度角化、溃疡和挛缩。
多发部位: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但多发于上颈部、耳垂、肩部、胸部及上臂等处,这些部位被称为瘢痕疙瘩易发部位。按发生比例依次为前胸、胸部、肩部、耳垂、上臂和颏部、胸骨前、背部、项部是较易受感区,这些部位可形成严重的瘢痕疙瘩;耳、三角肌区、前胸壁、面部胡须区和颈部属中度易感区;腹部、前臂、面部其它部位是轻度易感区。
显微镜下可见较多的幼稚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透明样变明显、粗大、排列紊乱,并有丰富的粘液性基质。目前多主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